蝈蝈

诗经螽斯,是一首君子德性惠及子孙百姓

发布时间:2024/10/22 12:12:10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这是一首君子德性惠及后世子孙的诗歌。比如君主仁政治理,惠及百姓,《论语》中有此类话语,王者之治,百世可也。

螽斯,zhong音。一种昆虫。或者蝗虫蝈蝈。能振翅发音。诜诜,shen音。通解为众多。以造字结构而言,言在先,音也。又shen音近于声音,所以当是一种振翅而发的音,推断。薨薨,hong音。也是形容音,群响,近于轰轰。揖揖兮,当为yi音。现在单词作揖。揖揖当是一种群轰音之后和谐的声音,整齐划一的样子。蛰蛰zhe音,当是就是蛰伏义。

需要注意的是我对该首诗的释义均不同于通解。来自对整首诗歌意境的推断。

这是一首写昆虫鸣叫的诗歌,寓意君子之德性惠及子孙百姓。

第一联

螽斯扬起它的翅膀,发出一种振翅之音。这样的声音也能带动其子孙鸣叫起来,声音清澈嘹亮,传播很远。

这让我想到了《帛书五行》中的一句话,金声而玉振之。和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宜尔子孙,当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一只领头的螽斯率先鸣叫,其它的儿子辈孙子辈也跟着发生,从而让声音振振。振振当是形容声音响亮,传播很远。

第二联

螽斯扬起它的翅膀,其它螽斯也跟着鸣叫起来,群声轰轰,这种气氛也带动了儿孙的相应,声音连绵不绝。

第一联当是示范性的,一个领头的先鸣叫,只是说可以带动其它螽斯唱,因为这个领头的螽斯的鸣叫是嘹亮的。

到了第二联,群体性的鸣叫,是此起彼伏的,所以轰轰音,有种噪杂在。但确实都被带动起来了,此起彼伏,所以能连绵不绝。

第三联

螽斯扬起它的翅膀,周围的螽斯都跟着鸣叫起来,逐渐和谐,整齐划一。螽斯的子孙终于也适应了这种和谐的鸣叫。鸣叫完之后就可以休息了,蛰伏了。

君子之道,动默行止皆有章法,螽斯之鸣合于君子之道。

由开始一只领头的垂范,其它螽斯跟着效法,最终达于和谐之道。恰是立己达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和谐意味者天下平。蛰蛰有尧时代无为而治的歌颂或者向往在其中。子孙是齐家,揖揖兮,代表平天下。其实百姓何曾不是子孙也。都是先圣的子孙。

整首诗歌语言洗练却逻辑性极强,昆虫振翅而鸣恰好契合君子立己达人之道。绝非是牵强附会,而是此首诗歌的作者对君子之道的向往或者赞颂。

当然,这首诗歌和多子多孙稍有点关系,但主旨落脚点不在这里。通行注释我就不说了,也就那样了。

这首诗的文学手法就是运用了叠词,以声音作为整首诗歌的逻辑主线。用字精准,层层叠进,简洁中旨意深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