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时期,民间的葫芦虫具以北京、三河、徐水三地的制品最为有名,另外山东聊城的蝈蝈葫芦也别有特色。咸丰时,北京有个专做蝈蝈葫芦的太监叫梁九公,制品精美,售价非常高。《蝶阶外史》卷四云:“梁九公者,太监也。居辇下种此为业,售必获巨值。方葫芦未成时,束以范,方圆大小,唯所欲。大者如斗,可为果盒(尝见一盒,盖与底各一葫芦,内外同色,不见其瓤,亦无合缝处;上下门笋,浑然天成,毫无枘凿。质轻而坚,岁久不裂,尤奇。)。极小为妇人耳,尤精巧。其他奇形诡制,不可殚述。文备山水花鸟之状,细入毫发,非由刻镂。空隙处皆有‘梁九公制’小方印,他人效之不能及也。聒聒葫芦尤佳,人皆呼为‘梁葫芦’。”这位梁九公本为太监,在宫中时很可能就是专门范制有皇帝“赏玩”题款那一类葫芦器的高级技师,所以手段非同一般,制品能高人一筹,风靡京城。他不光范制虫具,还有“大如斗”的果盒,说明大型葫芦器的范制,至晚清并未完全消失,只不过数量极少罢了。而他又能范制精致的葫芦耳,作为女性的装饰品,则是前代记载还不曾提到的,很可能是他的独创。他范制的葫芦虫具主要是鸡心形,不范制虫具中最早出现的一种造型,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扁葫芦,可能就是绘画刻花的扁圆葫芦,这一种是不需范制的。梁九公除精于范制兼擅雕刻,能在葫芦上刻出诸般花卉图案,这又是有别于范制、砑花的另一种技法了。三河县也是晚清著名的艺匏之乡,所出虫具以刘姓较为著名,俗称“三河刘”。他范制的葫芦出音效果好,在当时的鸣虫爱好者中很有市场,连宫内的太监、大臣中的畜虫者,都喜欢用他的葫芦。其制一律用六块瓦的模,有自己的标记,不少人想模仿他,总无法以假乱真。所谓“六块瓦”,是说他范制虫具使用的模子,是以六瓣组成的,由此说明他用的是泥范,而非木模。康乾时期的葫芦模具,全用阴纹木模,只需两瓣或四瓣即可。然木模的雕刻非常费工,且一具模只能范制一件葫芦器,所以至晚清时基本上被泥范所淘汰。泥范先要做出阳文木胎,然后再翻制成阴纹泥模,这样一具木胎便可翻出无数泥模。因木胎是由七块木头组成的,所以泥模及范制出的虫具也有七瓣的痕迹。俗称“六块瓦”,是指虫具的侧面而言,底部还有一瓣常为人忽略,准确地说应该是“七块瓦”。河北保定徐水县盛产“安肃模”葫芦。《徐水县志》载:“县西曲水村一带产小葫芦,冬季用以护养蝈蝈。春分下种,露降成熟,加以人工制造,用木质或骨角雕刻口盖,并用火针划成各种花卉、人物、山水、运销各地,洵为徐水特产。”徐水葫芦虽然比不上宫廷、王府的“官模子”那样精雕细刻,逞华艳之美,但在形制图案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安肃模”的造型有扁、圆、方几种。花纹有山水图案、寿星、奇花异草、各种动物等,形象逼真,洋溢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更受下层社会鸣虫爱好者的迎。其工艺较为全面,既有模制,也有火绘、雕刻。晚清时,徐水葫芦的种植集中在城西曲水村,著名艺人有王老上、张老朋、石老齐等多人。由于葫芦的销路甚好,后来以此为业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关于徐水种植葫芦的起源,还有一则神话故事:说是很早之前,有位老者发现滏阳山中藏着许多宝贝,但没有开山的钥匙。于是四处寻找,终于在马鞍山下找到一颗小葫芦秧,待到葫芦长大后可用来开山取宝。老者委托曲水村一户母子看管,待秋后葫芦成熟后他再来采摘。刚一过秋,这户人家中的儿子性急,不等老者到来便将葫芦摘下。老者到后惋惜地说:“摘早了,摘早了。就是把宝山门打开,也取不出金银财宝了。”说罢拿着葫芦与母子二人来到浮烟山下,在山南找到山门,将小葫芦插入山门后,果然山门大开,里面金光万道,各种宝贝发光,惊得母子二人目瞪口呆。就在这时,听得一声巨响,小葫芦被压得粉碎,宝贝未取出来。但曲水种葫芦的传统,从那以后却流传了下来。山东聊城的蝈蝈葫芦也是很有名的。聊城濒临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是西平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又是贸易中心和商品聚散之地,曾繁盛一时。昔日这里商贩云集,商品齐全。其中蝈蝈葫芦曾一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而是以天然扁圆葫芦再作加工而成的,所以在形制和用途上不同宫廷、三河及徐水的制品。聊城蝈蝈葫芦的加工之法是将成熟的扁圆葫芦摘下来先放锅中煮,然后堆放在一起使其发酵,以去掉表层青皮,并使葫芦颜色变黄。其后在葫芦上面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在蒂柄处开口,作畜养蝈蝈之用。因雕刻题材和技法不同,聊城葫芦分为“戏葫芦”和“片葫芦”两种。“戏葫芦”主要是用针划,辅以刀刻而成,雕刻的内容取自古代戏曲及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四处戏”、“二龙戏珠”、“武松打虎”、“一百单八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片葫芦”则是用凹形刀将葫芦的表皮片去,留下白茬,组成各种花草图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