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天敌 >> 小暑第二候蟋蟀居壁咱们老北京为什么爱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小暑有三候,二候“蟋蟀居壁”。中国有悠久的蟋蟀养殖历史,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当时宫人“以小金笼捉蟋蟀,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而咱们老北京人也爱养蝈蝈,夏夜听来,也颇有情趣。
中国有悠久的养蟋蟀历史。图片源自网络
芳草年年绿,王孙胡不归
蟋蟀又名蛐蛐、蝈蝈、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等。是一种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1.4亿年,全世界有数千种蟋蟀。有研究显示,中国有种左右,定名的有30种左右。
“老北京人爱养蝈蝈,有闲的人往往去天桥、先农坛等地方自己捉,那时候这些地方都比较偏僻,有大片的荒草,可以在那里捉蝈蝈,一般老百姓没那个闲心,大多从早市买个装好蝈蝈的小笼子,拿回家听个响声,蝈蝈声很有节奏,放在床头屋里,夏夜听来,也颇有情趣。”民俗专家高巍说,“养蝈蝈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培养小孩子的生活习惯。买个蝈蝈笼子回去,给小孩子养,对小孩子来说,是个玩具,同时,到点儿还得喂他,这也等于教育孩子,到什么时候就要做什么事情”。
蟋蟀还有一个别名——“王孙”。“王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汇,其中许多都是表示“蟋蟀”的意思,如“芳草不复绿,王孙今又归”“秋来心绪半成灰,欲访王孙笑口开”“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等。
斗虫斗鸟,并非值得尊敬的风俗
除了养蟋蟀,中国还有悠久的斗蟋蟀历史,甚至留下许多著述,如宋代贾似道的《促织经》、明代袁宏道的《促织志》、清代的《王孙鉴》《王孙经补遗》等,都和斗蟋蟀有直接的关系。
此外,北京还有斗画眉的风俗,画眉因眼睛后有白色纹路似眉而得名,明清时代有大量斗画眉的记载。小暑时节,饲鸟者各提鸟笼,摆开阵势,让画眉相斗,以决胜负。有民谣形容斗画眉的情形:“身如胡虏尾如琴,颈如削竹嘴如钉。再添一对牛筋脚,一笼打尽九笼赢。”
“老北京斗蛐蛐,斗画眉,一般在天桥、先农坛等地方比较多,但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民俗,即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斗鸡走狗、斗鸟斗虫,从来也都不是什么褒义词,事实上,老北京的斗蛐蛐,斗鸟,大部分都是涉及博彩的,人们谋的是利益,而不是乐趣。”高巍说,“蒲松龄的《促织》大家都知道,讲的就是宫中好斗虫,结果逼死百姓的故事。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也有一个沈鸟儿的故事,讲一个叫沈鸟儿的人,因为一只高价的画眉鸟而丧命,甚至导致一桩涉及五条人命的案件。所以在今天,养点儿小动物,可以陶冶情操,但如果为了斗而养,不值得提倡。”
事实上,画眉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国际上也被列为禁止野外捕捉贸易的野生动物,近年来,各地已有多起捕捉画眉鸟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甚至追究刑责。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编辑张树婧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