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生活环境 >> 诗经螽斯专家解读互相矛盾,祝福还是讽
《螽斯》本是《诗经》中的民歌,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祝福别人多子多孙。但是作者在《中国人的骂》这本书中看到此书作者居然说这是劳动者刺骂剥削者的短歌。相信您看到一定也同样满肚子疑问吧?
这话看的小编我要大脑空白,这位书作者是怎么得来这个结论的?一千个作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古人已为尘土,原意谁也难再明确。可是,小编在这里分析一下里面的漏洞,请大家继续看下去。
本人制作《螽斯》第一点漏洞——排版顺序
首先,我们从《诗经》排版来看,《螽斯》是《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第五篇。诗经开篇就是写民间爱情的,第一篇《关雎》,第二篇《葛覃》,第三篇《卷耳》,第四篇《缪木》,第五篇《螽斯》,第六篇《桃夭》。诗经以爱情婚俗开篇,为大家呈现先秦人们的现实写照。《螽斯》排名在《桃夭》之前,如果真是讽刺短歌,那么为何要夹杂在爱情篇目中?
《中国人的骂》书中话语图片第二点漏洞——《诗经》的由来
相传周天子好乐,周代有言官收集民谣交给乐师谱曲唱给周天子听。对于这一点,小编觉得可信,原因有两点。第一,周朝普通百姓来收集民谣就算有心也无力,百姓还要吃饭呢哪有功夫到处闲逛?第二,当官的也不敢放肆,没有天子的授权敢私自玩乐超过天子的,几个脑袋能干这事呢?有周天子下令,当官的肯定执行下去,从这方面来说,周天子为保住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做出了贡献的。
《甄嬛传》中螽斯门剧照第三点漏洞——故宫的螽斯门
紫禁城中的螽斯门,是明代所建成的,清朝延续了明朝的旧样。取意就是《螽斯》里的“宜尔子孙”振振兮,寓意皇家多子多孙。如果此短歌是讽刺歌,为这个门取名字的人有几条命能扛得朱元璋揍他?何况此门还被清朝继续沿用了下来,至今完好。在《甄嬛传》中,皇后谋害了雍正很多的子嗣,皇太后让皇后去螽斯门反思自己,皇太后并没有直接指出来皇后却明白了,满族人也是度过史书的。
蝗虫蝗虫到底做错了什么?
螽斯在周朝的时候就是是蝈蝈和蝗虫的总称,蝗虫多子这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因为蝗虫在那时候泛滥成灾时,火烧也烧不尽。蝗虫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以及繁殖速度,被人们用来祝福别人当然也无伤大雅反而避免尴尬,不是好事一桩吗?先秦人不避讳语言,有感情就唱出来,直接唱祝你多子多孙不太掉价了么?何况蝗虫虽说吃庄稼,作为大自然界的一环,蝗虫本身又有什么错呢?
《图解诗经》中螽斯介绍当时百姓撒谎了吗?
如果被用来讽刺的话,《螽斯》创作者广泛发布出去,让老百姓们都认同广为传唱,这是要在天子脚下造反,不怕掉脑袋吗?最大的剥削者不就是周天子吗?真要叛乱,靠几首短歌就把周天子给掀翻,那无疑是做梦啊!当然,若是言官来采收的时候,也可能为保性命隐藏了事实。但是小编觉得这一点可能站不住脚,毕竟一个人说谎可以,一众百姓能全都提前对质好了撒谎吗?就算大人能做到守口如瓶,小孩子呢?何况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消息能全部串通好吗?
《螽斯》虽然是古代语言,有些绕口,但是能流传下来,为后世人去了解当时的社会,有莫大的帮助。从《诗经》中的民谣来看,先秦人活得真浪漫,爱就大胆说出来,唱出来,乐意分享给别人。
那么小伙伴们,对于《螽斯》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作者:词话今史
编者:词话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