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巧能补拙,教会孩子巧努力家长必修

发布时间:2022/9/28 20:30:05   

经常看到家长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也经常听到不少家长“恨铁不成钢”,埋怨自己的孩子没出息。

其实古语说的好:子不教、父之过。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反思,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专指对孩子学业上的指导)。

请允许我说个歪理儿:

孩子的学业表现“粗暴”来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天赋,一个是努力。

咱们做家长的可以想一想:天赋是孩子自己能决定的吗?呵呵,说句笑话,这纯粹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的好成绩来自哪里?我的观点是:天赋无敌、努力至上。

这两点都具备的孩子肯定是万里无一的“天才级”人物,两点都不具备的也肯定是成绩随缘的差生。

俗话说:勤能补拙,家长既然没给孩子过人的天赋(玩笑!),那就好好补一补“努力”这一环吧。但勤也要讲方法,我认为:与其说勤能补拙,不如讲“巧”能补拙!也就是说,“勤”也要有方法、也要有技巧、也要走捷径,天资一般的孩子如果再一味死读书、读死书,不知道用“巧劲儿”,他如何能跳出差生的行列呢?其实,大部分孩子通过正确努力都能做到非常优秀。所以我们做家长的都应该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教会孩子如何去努力。

该如何努力呢?怎样做才算“巧”呢?这并不高深。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些歌谣:日月明、双木林、田力男……这就是巧的方法,把难写的字拆分、用简单的字来组合,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可以称为“拆分法”。这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偏机械记忆的学科。

其他的如画思维导图、编口诀、找谐音、巧联想、用场景、图片法、定桩法等等这都是巧的方法。

可能大人觉得这些名词都快烂大街了,太不像技巧了。其实大道至简,就这些烂大街的玩意儿,让孩子领悟之后,可能会为他们打开一扇神奇之门:学习变得有趣了、知识变“活”了、记忆变简单了。

再举个记英文单词的例子,用“别闹腾,那油缸好踢歪”这句有趣味的话,来教孩子记忆“naughty[英][n:ti]”(淘气的、顽皮的、粗俗的)这个单词:

“闹腾”对应“读音”与“淘气的”词义、

“那”对应“na”、

“油缸”对应“ug”、

“好”对应“h”、

“踢歪”对应“ty”。

这样孩子是不是会感觉很有趣呢?

在英语学习的“世界”里,这样的例子随处都是:

用“虎妞的红脸热到了度”这句话,记忆“hundred[hndrd]”(基数词,),大家自行解析吧。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解构一次就能记大半辈子,对孩子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上面的都是“小零碎儿”,接下来分享下稍大篇幅文字的记忆。

这次分享一下教孩子背诵课文《硕鼠》的方法。

《硕鼠》这篇古文收录在我们的语文课本很久了,相信很多人都背诵过。现在请你试着背一下,看是不是能背完整呢?请试一下……

这首四言诗,如果机械识记的话,时间一长,会混了次序,我黍、我麦、我苗,肯顾、肯德、肯劳,乐土、乐国、乐郊,这些容易把次序背混淆了。

但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除了这几个容易混淆的,其他的都是重复出现的字词,抓住这个特点就减少了很大的记忆量。

现在有提“照相式”记忆概念的,概念只是概念,但利用具体的形象或场景来帮助记忆,到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我家孩子背这首古诗歌时,我先告诉她: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诗歌,是关于大老鼠数数的故事,它数的什么呢?数麦苗(对应黍、麦、苗)。这个“数麦苗”就是每节第一个要转换的字,把它们放一块做为本诗的主线索。让孩子在头脑里建立大老鼠站在田边数麦苗的清晰画面,熟记之后,无论什么时候,一提到硕鼠,孩子脑海里就会首先重现大老鼠数麦苗的画面。

“数麦苗”解决了每节第一个要转换的字,下面的如何解决呢?

第一节,又给了一个兔子的动物形象,用“硕鼠鼓励(肯顾)兔子(土)锁(所)门”助记;第二节,给了一个蝈蝈的动物形象,用“卖(麦)得(德)蝈蝈(国)的价值(直)”助记;第三节,用了“苗老师乐于教(乐郊)吹号(永号)”助记。

这样一首四言诗就转化成一只大老鼠数麦苗,分别跟兔子、蝈蝈、苗老师交流。

主线索跟每一节的形象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记忆链,回忆时牵起一个“头儿”,就能把所有知识点重现。

我试用了一下,效果挺好,孩子能轻松背诵,并且形成了牢固的长期记忆。孩子背熟了,再讲一下诗歌的译文,这是理解层面的事情,与上面的识记并不矛盾。我们足够用心的话,可以多设计与文字内涵有关联的记忆挂钩,这样还会帮助理解文意。

巧用记忆方法,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不要想不劳而获,我们的目标是一劳永逸!

下篇文字将分享小学语文必背课文《匆匆》的记忆技巧……

(本文系百家号“脑力提升者”原创作品,部分配图引自网络,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9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