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齐白石草虫画的特点墨色纯朴,自由酣畅

发布时间:2022/9/20 20:06:34   

笔墨是国画的灵魂,齐白石草虫绘画的艺术魅力,也同样离不开他高超的笔墨,齐白石能够把国画中讲究的求色不碍墨发挥到极致,其画作中的色彩能与笔墨相映生辉,和谐统一。齐白石的草虫画在墨色运用上纯朴简练,自由酣畅,并在水墨画法、色彩画法和色墨结合画法三种不同的画法上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水墨画法在墨的运用上表现淡雅清新,如年的《梅花蝴蝶》和《丝瓜蜜蜂》。在《梅花蝴蝶》中,齐白石用没骨法勾勒出梅花的枝干,并以浓淡两种墨色巧妙的表现出两组枝干的前后关系,再加上浓蕊点缀的淡墨花瓣,给人以清新透彻的画面感。

画面中还有一只墨蝶,齐白石利用国画墨汁特有的性质,把蝴蝶翅膀的灵动轻盈表现的淋漓尽致。现实中的蝴蝶是多彩的,绚烂的,而画面中梅枝上方飞舞着的这一只蝶,虽只是单单墨色,却给人以无比遐想的空间,让人感到它拥有的色彩比绚烂更加缤纷。《丝瓜蜜蜂》这幅作品是以小写意手法来表现的。不同于齐白石其他草虫画,这幅画中蜜蜂的翅膀并没有使用水染的方式,而是蘸取淡墨,以稍干的笔锋简洁的描绘出蜜蜂静止时羽翼稍带纹路肌理又朦胧透明的质感。而蜜蜂的头部、腹部、肢干均以浓墨利落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蜜蜂清新灵动,立体感强,再加上以同样淡墨却相反相对润泽的笔触勾勒出的花朵,使得画面层次分明,且淡雅清澈。左下角的丝瓜以浓墨没骨勾勒,淡墨晕染填充;润泽的淡墨花瓣在丝瓜下衬托,层次立刻凸显;大面积留白,给人以畅快呼吸的感受,更仿佛蜜蜂刚刚从远处闻香飞来。

这样的画面,只有黑白,只有水墨,却使得丝瓜、花朵、蜜蜂,和谐的组合在一起,任你欣赏,任你品味。色彩画法,其特点是色彩种类不求繁杂,主题明确,求对比,求明快。如年的《蝗虫》,这幅画的主体只有几根草叶和一只蝗虫。枯黄色的草叶从画面右上方伸进来,半围住了一只有着蓝色后足的蝗虫,配以黑色的提款以及一枚小小红色名章。整幅画面,黄色最多、蓝色点缀、黑色压住画面,每个颜色都巧妙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着不可缺少又相对独立的角色。这些元素让画面变得简单却饱满、颜色互补却又和谐,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齐白石大师的水平之高啊!再如同年的《蜜蜂》,这幅画构图简洁,虽然主体的花朵与蜜蜂只在画面中占据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却能够带给人“整张画面的温暖”感受。这温暖的感受其实是来自于花朵的粉红色和花蕊的暖黄以及花朵上蜜蜂身上的黄色。

但我们进一步观察之后便会发现,在众多的暖色包围中,有一小块冷色——花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花青的出现使得画面不再是单单的暖色,立刻有了对比,有了平衡。色墨结合画法,齐白石草虫画在色墨结合画法上的用色用墨同样表现出“红花墨叶”的特色。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的源泉,又大胆地吸收了民间色彩的运用,自创了红花墨叶一派。所以在色墨结合画法上大多呈现出彩墨浓烈,酣畅淋漓的特点。如年的《荷花蜻蜓》和《牵牛花蜻蜓》。

齐白石的《牵牛花蜻蜓》这幅画构图饱满,冲击力强。牵牛花的叶片实为宽卵形或近圆形,叶片较小。而齐白石用大笔触来概括出牵牛花的叶片,并用浓墨与淡墨、干笔与润笔相对应的方法表现出叶片的重叠与厚度。这种有些不实的夸张的手法反而表现出了牵牛花的茂盛,还更加凸显了叶片丛中大红色的牵牛花朵的引人注目,红与黑的对比强烈而不排斥。夺目的牵牛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然盛开,几条弯曲而有力的藤蔓穿插在叶片与花朵之中,“空中”一只写意蜻蜓徐徐飞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幅喜气洋洋的画卷,在齐白石大师手中完美呈现。整幅画红色喜艳夺目,黑色厚重沉稳,对比之中又协调统一。

红与黑、干与湿、浓与淡,对比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别有精神。再看《荷花蜻蜓图》,画面左上两片淡墨荷叶,大笔触使得墨色在干湿、虚实、浓淡中形成自然、和谐的块面,再勾出叶脉纹络,形成如荫似盖的绿叶。在这组淡墨荷叶下,作者又饱蘸浓墨,渲染出大片浓墨荷叶。两组墨叶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相互映照。两叶之间,半遮半掩着一朵盛开的鲜艳的荷花。花苞在荷叶之间,营造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画面右面伸进一只墨中带绿的藤杆,让其与荷叶相抵,犹如撑开的绿伞。三株藤杆墨色深浅,相互交错将画面布白分割。藤杆有力的笔触与塘底细劲的涟漪线条形成对比。给人以微风吹过水波荡漾的感觉。水波上,一只低飞的蜻蜓生动活泼,与粗狂奔放的荷叶形成对比。红花墨叶相映,墨色酣畅淋漓,富有生机。此外,齐白石在墨色的运用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未经调和的纯色直接运用在作品之中。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纯色像纯红、纯黄等为主要表现色彩。比如《葫芦蝈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8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