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开无田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年始,至崇祯帝朱由检年自缢为终,历年,共经历了12代16位皇帝。而历朝历代,概莫能外的自然是其中有文治武功者,自然也便有昏聩无能之君。都说万岁,遑论千岁都没有,更莫谈这巍巍王朝,权利与欲望终究难免这历史周期论的循环。而如果这16帝都活着,然后齐聚一堂,作为开国之祖,你猜朱元璋的脾性会打谁?先介绍一下,这明代16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作为老干部家属,更作为大家长,朱元璋肯定是要先讲话的,各位儿孙,我想死你们了,那是自然不可能的。因为朱元璋不简单啊,作为一个6岁开始便给人放牛,15岁父母兄长嫂子都被饿死,实在毫无办法只得当了和尚,可即便是当了和尚,面对这羁縻乱世,并不是烧香拜佛就能填饱肚子的,要饭吧,能怎么办?24岁,你下定了决心,反正也是生死有命,入伙了;当你面对的是张士诚、陈友谅这种数倍于自己的兵力的敌人之时,我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排场没见过?一句“吾本淮左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便是明证。看看这在座的各位子孙,你朱棣?你忘了你爹我留下的《皇明祖训》?什么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一旁站立的朱棣说,爹,您听我说啊,这靖难之役本是我想着帮我的大侄子朱允炆(说罢,还露出一丝诙谐)处理一下这身旁的腐儒,你看那个方孝孺,简直……够了,说罢一脚踢了过去了,只不过这朱棣何种脾性,我可是曾经率领大军五次远征鞑靼,我还建立了搜集情报的机构东厂,更重要的是我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有功呢!父皇!说罢,便闪躲开来。朱元璋又揽过一旁低声不语的建文帝,你说朕留下50万大军助你,还有女婿梅殷助你,你却让你叔叔如此这般,用那毫无作用的李景隆,你这成何体统?说罢,便扬手要打,可终究还是没有落下,哎,可惜了你父朱标,早逝。让你爷爷我杀尽了天下人,蓝玉、胡惟庸、李善长却唯独没有为你善后你叔叔朱棣……这时却见角落里,有几位在哪里窃窃私语。反倒是明仁宗朱高炽,因为体态太胖,盘坐在哪里,他并不太怕这位祖上,因为正如自己的庙号一般,自己仁爱德行,只不过天不假年,只做了不足一年便崩逝。反倒是明英宗朱祁镇,一直在向后挪步,你给我过来!朱元璋一声呵斥,上去便先给了两个耳刮子,一个被你爷爷五次征伐,都追逐到北海之地的也先,也能让你和一个太监王振给我把老脸丢尽了!土木堡之变,朕的二十万精锐,69位爱卿,你作何解释!还有那拥立你弟弟朱祁钰做上皇位的于谦又有何罪!在众人的劝阻之下,朱元璋终于放手。转身环顾,朱瞻基虽然喜爱蝈蝈,但好歹还算给老朱家来了个“仁宣之治”。朱厚照你这个豹房是不错,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也很是宽慰我心。厚熜,你说你,既然“大礼仪之争”赢了,却又刚愎自用,大刀阔斧改革,却……;朱佑樘是个好孩子,励精图治,任贤为臣,弘治中兴,不错,总算能留下一丝笑容;可是老狐狸的面容,转眼看过来,朱翊钧你倒是不错,张居正这小子也满是可以,可是你却为何面对东林党隐忍呢?你还敢不让常洛读书识字!说罢再看看,朱常洛,你这个死小子,纵欲,你就那么缺爱吗?一旁的朱由校和朱由检则头更低了。朱由校,你小子为何会下水呢?怎么会被惊吓致死呢?莫不是东林党……还未说到动情处,崇祯帝却说起来了,先祖您听我说,我……罢了,孩子。谁误国,又何必那般深究,只是可惜了这我泱泱汉族之最后一朝。朕乃布衣出身,又何尝不知这兴衰更替之理,我曾以为为你们建下了内阁,废了丞相,臣服四夷,我虽未读史书,但却亲见了元朝的残暴屠戮与衰败。但我亦进力了。最后,回神,打了自己两耳光。参考资料:《明史》、《皇明祖训》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