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过年了,天气也越来越寒冷了,尤其是北方地区,可以说是每个人出门都是被冻得瑟瑟发抖,而对于文玩人来说,到了冬天,很多手串啊,手把件啊,也都进入了冬眠期,因为很多文玩都是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在这样寒冷的冬天,文玩一不小心就会开裂,所以冬天能拿出来盘玩的文玩真心不多。但是,冬天真就没有可以玩的文玩吗?其实是有的,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冬天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你一定想不到!到底是什么呢,听小编慢慢说,北方的冬天是萧条的,是孤寂的,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冬天里,能够听到一些春夏才有的虫鸣之声,是不是感觉冬天已经过去,春夏就要来临呢。说到这里,很多玩家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鸣虫。有的玩家说了,鸣虫也是文玩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华十玩里的下五玩中,就包括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鸣虫。所以说鸣虫是文玩一点毛病都没有。鸣虫包括蝈蝈、蛐蛐和油葫芦,它们三个并称中国三大鸣虫,而其中尤其以蛐蛐最为常见,鸣虫的寿命大概在三个月左右,所以又称百日虫,在寒冷的冬季,养几只鸣虫,不但可以感受到春夏的气息,同时也是一种对于旧文化的喜爱。那么鸣早既然是文玩,一定有其历史底蕴的吧,没错,鸣虫的起源时间是唐代,而经过整个宋代的发展,到了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慢慢的开始普及了,并且明朝的时候,就连皇帝都不能免俗,著名的明宣宗朱瞻基,就非常喜欢鸣虫。朱瞻基本是一个好皇帝,一生之中,负面消息并不多,但是就因为有一个喜欢鸣虫的爱好,落下了一生的污点,为什么呢,因为朱瞻基非常喜欢蛐蛐,也就是蟋蟀,所以会让许多大臣们进献蟋蟀,而大臣们为了让皇帝高兴,经常会让平民百姓去抓蟋蟀,从而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这是朱瞻基皇帝的一大污点,历史上被誉为蟋蟀皇帝。时间来到清朝,养鸣虫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并且因为鸣虫还衍生出了各种匏器和虫具,尤其是康熙和乾隆这对爷孙。喜欢诗词的玩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诗,“摩挲不忍释诸手”,其实这句诗说的就是康熙皇帝当年赐给他的一个四方形的匏器。并且在康熙和乾隆年间,无论是皇家的园林,还是民间的田地,都会大量的种植葫芦,当葫芦成熟之后,就会大量的进献于宫中,然后制作成各种匏器和虫具,并且随着技术的越来越纯熟,匏器也越来越高档,用处也越来越多,就连乾隆时期对于后宫的赏赐中,都有大量的匏器。到了现在,喜欢鸣虫的玩家,依然无比的喜欢用葫芦制作而成的匏器,因为用葫芦制作的匏器不但适宜鸣虫的生存,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葫芦制作的匏器口可以制作成喇叭口状,这样可以使鸣虫的叫声更加的响亮。而在制作匏器的时候,葫芦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要选择成熟度比较高的葫芦,用手一敲会有噗噗的声音,这样的葫芦可以很好地把鸣叫声透出,并且不同的鸣虫,选择的葫芦和安装的配件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装蝈蝈的葫芦,一定要选择底部有尖的,然后再配上瓢盖,还有口圈和胆簧,瓢盖上的气孔有多少,口圈的厚度有多大,胆簧的位置,都会影响鸣叫的声音的质感,所以,制作都是非常严谨的。而装油葫芦的葫芦底部要平,安装的配件与装蝈蝈的又不一样了,需要安装瓮座,蒙芯和口圈,一般葫芦的尺寸比较长的,就安装高蒙芯和瓮座,而葫芦的尺寸比较短的,就安装平蒙芯和低瓮座,这样才能使油葫芦的鸣叫声音清脆悦耳。而有的玩家相对专业一些,还会为葫芦配上铜胆和口圈,安装铜胆之后,蝈蝈鸣叫的音色又会有一个质的提升,铜胆就是用直径0.5毫米左右的铜丝,缠绕成盘香状的一圈一圈的样子,这样鸣叫的声音经过铜胆的时候,又会发生改变,提升乐趣。而口圈一般都使用木头,并且在制作口圈的时候,还要落翻儿,就是把葫芦的肚子喇叭口以上的部分切掉,这样鸣叫的声音经过喇叭口的时候,会进行放大。口圈底部一般都是平口的,这样可以更好地与葫芦连接,并且更加的稳定,起到保护鸣虫的作用。总之,因为鸣虫而衍生出匏器,而匏器又是多种多样,不一而同的,不同的鸣虫,使用不同的匏器,形状,配件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玩家有着非常高超的动手能力,当然了,现在很多文玩市场也有匏器的出售,如果动手能力比较差,那么就去买上几个,也是非常不错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