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去北京旅行,谁能不去故宫呢?即使在北京生活多年,故宫也是去不够的。故宫有太多的秘密,每次去都有新收获。故宫坐北朝南呈现中心对称结构,集中国建筑美学之大成,不管是大全景还是小微距,故宫总会给摄影师无限惊喜。哪里是最能拍出故宫范儿的地方呢?网红角楼的秘密一处是故宫对面的景山公园,在这里能拍一张故宫的大全景,尤其下雪天的时候,5点就站满了摄影师等待拍照。另一处就是角楼了,护城河边多角交错,倘若是夕阳时刻,更是增添一抹别样的韵味。不知道第一个拍角楼的人是谁,但即使这个角度被拍烂了,摄影师既然来故宫了还是要拍一拍,对称的美感太有诱惑力了。现在来逛角楼的人,都会拿一个咖啡杯和它合影。角楼越来越火,还开了角楼咖啡厅,对外甚至号称“中国的星巴克”。但万万没想到,历史上这句防卫设施,原型居然是蝈蝈笼?偶然读到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工艺的书籍,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的时候,突发奇想要求四个角各盖与众不同的楼,每个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这可愁坏了工匠们,三个月内设计不出来可是要没命的。此时,蝈蝈笼来救场!据说工匠逛街时看到了蝈蝈笼,造型很是像楼阁,仔细一数正好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工匠因此受启发,将几何图形穿插叠加,就这样建设出了现在的角楼。故事不知真假,但隔着护城河望过去,角楼还真像个大蝈蝈笼。故宫神奇设计知多少?故宫内部还有哪些木匠灵巧设计的设施呢?故宫活门槛必须拥有姓名!故宫大殿太和殿的门槛由独一无二的巨木做成,当时的工匠因年少有为遭人嫉恨,木头一头被锯掉了一截。但这并没有难倒木匠:他在另一头也锯掉了一截,并且挖上槽,就这样可任意拆装的活门槛产生了,民间俗称“金刚腿”。不得不感叹古人工匠的神奇,太和殿每一处构造,都蕴含了古人的辛劳和智慧。“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有这样一句俗语,正是说明太和殿建设的不易。大殿内部的树木全都是来自南方,最初只准使用楠木,珍贵的树木成长不易,采伐更是耗尽了无数人的性命。到了清朝故宫需要重建,但此时木材缺乏,就全部采用了松木,“拼合柱”这种构造因此被广泛应用——把现有小木料拼接成一个整柱,各种材料内部用“暗鼓卯”和“楔”拼合,再将铁箍包在柱子外加以加固。走到太和殿的游客,都要抬头看一下顶部,这里面的蟠龙藻井非常出名。抬头看上去,仿佛盘龙正在头顶吞云吐雾,这种构造称之为藻井。因为穹顶建筑向上凸起,内部影响观瞻,工匠们就做出了藻井,有方形、多边形、圆型,各种花纹彩画十分精美。仔细观察,不少传统寺庙也都有这一构造,风格各异。虽然故宫的最为出名,我个人最喜欢的却是京郊大觉寺的,颜色随着岁月的逝去,自带一种清雅肃穆。藻井还因为太过美丽,遭到外国人的觊觎:北京有个智化寺,供奉明朝最为有名的太监,穹顶却光秃秃。原来这里的藻井因为太过精美,被美国偷去了自家的博物馆,现在仅仅能看到图片。虽然去了故宫很多次,但是直到翻开《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才第一次从建筑角度了解到故宫的美丽。虽然说这本书的定位是童书,但却值得每个中国人一读。什么是木结构建筑的营?什么是木结构建筑的造?它在中国传统建筑有何体现?现在的传承状况如何?每一章节的内容十分精简,却信息量十足;加上丰富的插画细致的标识,完全不舍得翻页。加上我是个十足的旅行爱好者,读到第三章更是不能自已,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佛寺、徽派建筑、吊脚楼、土楼的构造,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虽然不少地方已经亲自去过了,拍摄了不少照片。但是为什么这么设计呢?说来惭愧依旧不是很清楚,这本书深入浅出结合俗语,从建筑学角度介绍这些建筑,比导游都详细蕴含丰富的趣味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