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屏幕前的你,一定听过很多二战上岸的喜人故事,也清楚再战失败是多么悲惨的体验。又或许,你或你的朋友,正在体会着考虑二战与否的艰难。

今天,二战复旦分的蝈蝈师姐,带来了她的二战经历。这段经历里,有爱情的心碎,有养猫的温情,有对于考研和二战的洞察,也有对自我意义的探寻。每个考研人,或许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生活养分。

关于蝈蝈师姐

本科来自西部某末流历史院。无所事事地度过了本科四年,唯二成果是N1证书和两段失败情史。二战复旦大学新闻学硕。

19年初试成绩,差两分过院线。

20年初试成绩(政治75,日语80,专一,专二)。

关于三跨

我是所谓的“三跨”考生,但这里得破除迷信。

“三跨”这个词被滥用的动机很可疑,好像三跨多难,三跨成功多了不起。事实上,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A区和B区的人均智商有差异,从B跨到A就需要更高的智商。尽管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依旧显著,跨区在客观上有结构性的阻碍因素,但你可以利用网络尽量弥补地域鸿沟(知识点,同学们)。

至于跨专业,要承认理工科的同学备考难度肯定比文科同学大一些,但如果认为你们和本专业的考生有多大差距,那你就错了。自信点,大家都是上过大学的人,除了大佬(一般这些都保研),本科教育啥样心里没数吗?跨学校更没啥好说的,谁考研不往高处走?

所以,“三跨”不可怕,要从心理上蔑视它。

关于择校

心理学家说人类自以为是理性动物,但我们的心智运转的方式常常是相反的,我们往往是先有结论,然后编一个故事来合理化这个结论——说的就是我。

“我要考复旦”是我花了三秒钟时间做出的结论,而以下是我编出来的故事。

1.谁呆在山里四年也要憋出毛病。实不相瞒,我的大学环境就是背靠荒山,面朝黄土,隔壁是另一所相依为命的山中院校,村里唯一的“商业街”还在人家家门口。夜晚降临,我们学校的灯都没有对面辉煌,两校就这样处在尴尬的鄙视链中。所以我对自己说,一定要考出大山去看海——不过上海看不到海是我前两天才知道的事情,科科,美妙的误会。

2.缘分。当我决定考研新传专业之后,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学校不是清北人中而是复,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没错,我就是在为自己没有做调查开脱,大家最好不要学我)。

对于暂时无法得出结论的同学,爱传播有择校公开课,去听大仁舌灿莲花吧。

另外,这里要对本科出身一般的babe说一下,尽管你在复试时可能因为本科出身而略有劣势,但据说复试没有刷掉前三的先例。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接受历史,考到前三,创造未来!

听着很难,实际上也很难,但又没有那么难。给大家一个等式:

强迫症+控制欲+做这件事=初试

这个关于二战的故事

一战惜败

一战从3月开始陆陆续续准备,期间经历了谈恋爱、吵架、N1考试、实习捡陶片,真正静下心来准备是从年的7月末。前期白天图书馆晚上宿舍,后期干脆整天整天呆在宿舍,这里万分感谢我善良美丽富有同情心的舍友们,给了我一个安逸舒适的考研环境。结果呢,开头说过了,政治失利,差两分过院线。

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十一月的时候,我和前任(当时的男朋友)闹分手,那半个多月基本上每天都哭,一边做题、一边默写,一边擦眼泪,视力都下降了,晚上基本不看书,每天大概只能学5小时,以至于我妈把我一战的失败归结于情感失败(当然原因还是技不如人)。

年6月18日晚上七点半,我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动态,说“自负是致命的弱点”。那天白天,我打扮整齐,和两个好朋友去见了高中班主任。一个女生本科起点比我低一些,保送复旦汉语国际教育,另一个女生申请了美国某大学。晚上回到家,我一边卸妆,一边偷偷哭。我说,“现在我连正大光明哭的资格都没有”。

彼时全世界包括我自己似乎都觉得我可以一战成硕,可惜。

一个陌生人给我留言,说“你明白的道理,有好去处的人不一定明白。也许别人血赚,但你至少不亏。”

他说得没错。我收获了谨慎、沉稳和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控制欲。不如说我才血赚。

(这条短信留到现在)

选择二战

分数线出来的第二天一早,“我要二战”这四个字就伴随着睁眼的动作浮现在脑海里。和“我要考复旦”一样突如其来,我放弃了调剂,尽管本科背景和一志愿都很好看。

如果要我为此找个理由的话,大概是不甘心,而且替复旦错失我这样的优质人才而感到惋惜[Doge]。

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二战。如果你只把考研当做一种目的,得到一个漂亮分数就是你的终点,那你可以考虑工作,或者报考别的学校,毕竟学硕只有五个名额。没有人能承诺二战是输是赢,或者说输赢这个二元对立的划分是缺乏想象力的。也许平行时空的我做出不同选择,进入某家报社,开启的人生同样有趣。

上岸和工作都是一个新的从零开始。

准备二战是从7月开始的。那时我回家备考,在某大学旁边和别人合租了一套房。刚开始我还下定决心和她们一起白天去图书馆,夜晚回家,但这个想法在第一天就流产了——我起不来,我太懒了,我养猫了~我领养了一只猫,原因是失恋,想转移注意力。当我妈知道我外面有猫了之后,差点揍我。不过现在他们相处得还是挺融洽的。事实证明,考研期间有个宠物挺解压的。但是如果自制力很差,又特别喜欢撸猫撸狗的,就算了,考上了再养也一样香。

到了12月10号,也就是距离考试还有十几天时,房租到期,我回家备考,每天霸占客厅,也复习得挺好的。所以,有的人在家里无法学习,有的人可以,不存在好或者坏,只要适合自己就好。20年的初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的日常时间表

7.30:起床(偶尔8点或者8点半起,看心情)

8.00-8.40:背单词

8.40-10.30:背政治

10.30-11.50:专业课

午休

14.00-16.00:日语

16.00-18.00:专业课

晚饭

19.30-21.00:专业课

各科学习

说实话,我的学习时间并不太长,但胜在方法对,效率高。下面是我在各科学习上的一些或许有用的经验。

政治

一战毁于政治。如果我没有记错,一战时政治64,日语72,专一,专二。那年专业课普遍不是很高,我和别人相差的地方就在于公共课。一战我是跟着腿姐的课走的,腿姐讲挺好,但我出于文科生的自负没太上心。所以,报考名校的babe,不要松懈公共课!

我算了一下20级民间统计(非官方发布)的学硕前五,总分分别为,,,,;专业课分数分别为,,,,;公共课分数分别为:,,,,。可以看到,咬得很紧。所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战时我觉得基础够了,没有再跟课,只做了这些事情:

1.前期看肖秀荣精讲精练+题

2.中期背徐涛冲刺手册,大概轮了五六遍的样子

3.后期开启疯狂刷选择题+背大题模式

应该一共做了5个老师的预测卷。在这里比较推荐的是肖秀荣、徐涛和米鹏老师的预测卷,各有各的风格。尤其是米老师,谁做谁知道,科科,至今能回忆被选择题29分支配的恐惧。大题背的是肖四肖八和米鹏20题。

4.一般来说,刷这么多卷子加上背的大题,就足够应对时事部分了,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去买书来背。

5.选择题的错误会反复犯,这是正常现象,政治的东西比较琐碎,只能多重复。我在刷卷子的时候会做错题本,没事看看。

上考场前,我就知道我尽力了,不可能再栽在政治上。

专业课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出于不知道为啥的原因,我对了公共课的答案:政治选择题扣五分,日语选择题扣8分。冥冥之中,俺知道俺这次成绩不会差,嘻嘻。

日语

1.关于外语语种的选择

首先你得确定自己学校的新传院收不收小语种考生。外语考试一般提供三个语种选择,英、日、俄。复旦新闻学硕应该三个都可以,会不会改变,babe们请自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9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