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这条不到200米长的胡同,却有10多处历
胡同,是北京的标志之一。对于北京人来说,胡同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情感。它就像一台照相机,烙下了北京人日常生活的印记和记忆,也凝聚了老北京的乡愁。在广内地区,有故事的胡同不下百条,而在这些胡同当中,位于宣武门外大街75号的达智桥胡同最为盛名。
从一条河沟到一条文化胡同
沿着北京地铁2号线宣武门站往南走米左右,就能走到达智桥胡同。抬起头,便能看到一座写着“达智桥胡同”的铁艺牌楼。
南侧的砖墙上镌刻着一段文字,记载了达智桥胡同从清朝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达智桥胡同,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校场五条。
清朝以前达智桥胡同所在地本不是胡同,仅是一条河沟。这条河沟由西向东流淌,与从宣武门向南流的河沟汇合在一起,在两沟汇合处建有一座小桥。清初时这里曾经驻扎着满蒙的旗兵,因当时的汉人将蒙古人称为“鞑子”,附近居民就将此桥称为“鞑子桥”。这一地区也就叫了鞑子桥。后来河沟被填平形成了胡同,胡同也因桥得名为“鞑子桥胡同”。年后胡同名雅化为“达智桥”。年北京整顿地名时,正式定称为达智桥胡同。
达智桥胡同长米左右,宽7米,从过去的一条小巷变成了如今的步行街。不仅有着古朴优美的景观,还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胡同两旁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民国风格的平房,从东到西,然后往北延伸开去,串起了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等10多处历史遗迹。
松筠庵,游玩胡同不可错过的历史遗迹
漫步达智桥胡同,能看到宽敞的青石步道,朱红的小院儿门楼,灰色的砖雕,还有小时候常见的副食店、小餐馆、杂货铺。
路过某个院门,还能听到一阵阵蝈蝈的叫声。除了安逸的寻常百姓生活,胡同里还有个知名的历史遗迹——松筠庵
松筠庵,是明代忠烈之士杨继盛(椒山)的故居,伟瑜胡同南侧的十二、十四号。杨继盛,号椒山,是明嘉靖进士,曾官至兵部员外郎。严嵩专权时期,杨继盛对严嵩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于是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为此触怒严嵩。
于是,杨继盛被严嵩诬陷下狱,受尽酷刑,入狱三年终被杀害。临刑前从容赋诗,天下传诵。椒山的夫人张氏,曾上书愿代椒山死,但是这一申请未予通报,在椒山遇难之日,张氏竟于同时自缢。
清乾隆五十二年,为纪念杨椒山,胡季堂先生主持在他故居内立祠堂。故居的西南角有亭子,为杨椒山所写的“谏草亭”。
清末,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来,民众震惊。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1多举人在此处的请愿书上签字,并向都察院投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
年,松筠庵被北京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达智桥胡同也因为这座祠堂声名远扬。
胡同是北京城的标签,也是北京人的灵魂。它记录和见证了北京的历史,也留住了北京的风土人情。相比于喧嚣的前门大栅栏、商铺林立的烟袋斜街,或是网红胡同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达智桥显得更安静、更有烟火气和生活味,也更适合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拍。
Tips:
1、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75号
2、交通:可乘坐地铁2号线到宣武门站下,从H口(西南口)出,步行米左右即可到达
HI,我是韦宇教,专注于旅行、摄影、写作,出版散文集《愿无岁月可回头》。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752.html